词典不收“正龙拍虎”


来自《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07/07/content_509317.htm

2007年11月,一个诞生于华南虎事件的四字词语在中国互联网上急速蹿红,横扫大批MSN用户的个性签名。在一些词库更新较快的输入法里,输入 “zhenglongpaihu”甚至“zlph”四个字首拼音都能打出“正龙拍虎”一词来。由志愿者编辑的中华百科网站里,可以查到这个词条。周正龙的 把戏被官方彻底揭穿之后,这个网络新造“成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应用。有网友呼吁将“正龙拍虎”列入正式词典,“与刻舟求剑、叶公好龙、掩耳盗铃、郑人 买履一样,成为笑柄。周正龙也将成为历史名人。”但权威的辞书编纂单位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还不可能。

  网友创造词条

  “正龙拍虎”一词以标准的词语条目形式出现的时间,应该在2007年11月下旬,年画虎被网友发现之后。作者没有署名,网间传说是一位兰州网友。

  词条下释义包括两条:一,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造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二,社会公信力缺失。

  从例句上看“中石油上市,各媒体正龙拍虎,使新股民站在48元之巅”,词的意思更接近于近年流行的“忽悠”。

  两大权威词典都说不收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成语词典》责任编辑王玉向本报记者介绍,从2002年出版之后,这本含八千多词条的成语词典就没有进行过修订。根据辞书五到十 年更新一次的规律,也快修订了。但正龙拍虎这样的网络造词,还没有可能进入。因为成语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词汇,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 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名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按照这个标准收词的 话,“正龙拍虎”显然不是合格的备选对象。目前看来,只是一个热闹的网络事件,是一种网络上的戏谑。但她又说,可能新词词典将之收录更为合适。

  “我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收进去。”参与《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室副研究员孟蓬生对本报记者说,“收进词典里的新词是要在经过 一段时间的沉积之后,看它是否被长期使用。有的词在一段时间内特别流行,过一阵子就没人再用了。‘正龙拍虎’现在只算是一个新闻事件的名称,不能算作熟 语。”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助理研究员张铁文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了个例子,比如前几年大家都把手机叫做“大哥大”,但是现在大家却都叫手机,反而少 有人叫“大哥大”了。主管部门没有规定说“大哥大”不能叫,也没用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但大家觉得“大哥大”这个词不好听,带点黑社会的性质。现在手机早 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没有必要把它叫成“大哥大”,于是这个词就被淘汰出局,中间还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词组:正龙拍虎

  发音:zhenglongpaihu

  释义:

  ①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造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

  ②社会公信力缺失;

  典故:

  ①《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掩修饰,远近数数摄之,得虎照数十幅。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 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以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竟相怒骂之,有好事者遍搜天下 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版画,多不可数。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

  ②《诌氏全书·正龙传》:“古有武松打虎,今有正龙拍虎,更有关克挺虎。”

  例句:

  ①汉芯造假者正龙拍虎,最终咎由自取。

  ②中石油上市,各媒体正龙拍虎,使新股民站在48元之巅。

  网友制作

  本报记者 谭人玮 实习生 熊巧

Share/Save/Bookmark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较新的博文 较早的博文 主页
迅雷统计